李俊贤:“为国家争口气”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2-06-01

[ 字号  ]

来源:光明网    2022-05-29 16:54

 

    【百名院士的红色情缘】

 

    光明日报记者陈海波

 

    “我是党和国家培养起来的,我觉得为国家强大贡献自己的力量,是最有意义的。”

 

——李俊贤

 

    为火箭升空研制高性能燃料的李俊贤,在90岁高龄时决定再做一次“高性能燃料”——帮助培养更多俊贤之才。

 

    2018年,这位为国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与夫人一起以普通共产党员的名义捐出毕生大部分积蓄,设立创新基金和帮扶基金,以培养青年人才、帮扶困难同事。

 

    “能培养更多的人才,帮助更多的困难职工,这是我们更大的福气。”李俊贤坦言。

 

李俊贤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制.jpg

李俊贤人物素描 郭红松绘制

 

    李俊贤是我国火箭高性能燃料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奠基人之一,一辈子执着于科技报国,深知创新之艰难,人才之可贵。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提出高性能燃料研制任务。高性能燃料是火箭的动力源,有了高性能燃料,我们才能让火箭升空,才能送卫星上天。当时,西方国家扬言中国搞不出来大功率火箭。李俊贤就是在此时加入高性能燃料研制队伍,与同事们反复摸索试验,成功研制出特殊高性能燃料。

 

    1966年,李俊贤远赴青海,在一个偏远荒凉的山沟里筹建黎明化工厂,承担建设中国第一套制备高性能燃料装置的重任。化工厂条件简陋,土炕加茅草屋就是李俊贤和同事们抵御高原气候的庇护所。吃的问题更大,高原上气压低,水烧不开、粮食难以煮熟,而且物资匮乏,大家只能靠盐水煮蚕豆、青稞粉填肚子,李俊贤因此得了严重的胃病。

 

    但是,没人退缩。“那个时候,一般见到面不谈困难,谈什么呢?大家就是说(任务)完成没有,主要的就是想怎么样把这个国家急需的东西搞出来,都希望越搞快越好,为国家争口气。”李俊贤回忆。

 

    “为国家争口气”,这个信念支撑着李俊贤和同事们克服一切困难,仅用一年半时间就实现了我国第一套火箭高性能燃料的投产。两年后,该高性能燃料助力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顺利升空。当《东方红》乐曲在太空响起,举国为之振奋。中国由此成为继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把卫星送入太空的国家。首次出场的“长征一号”火箭的运载能力位列世界第三,仅次于苏、美。如此强大的运载能力,高性能燃料功不可没。此后,该高性能燃料继续助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神舟系列飞船升空,直至今天仍在“推进”中国航天飞得更远。

 

    解决火箭高性能燃料问题后,李俊贤又接到一个重要任务——为新一代鱼雷研制高性能燃料。当时,有人提出先用国内已生产的硝酸异丙酯。但李俊贤认为,如果用硝酸异丙酯作高性能燃料,那中国鱼雷要比世界先进鱼雷落后一代。

 

    “要搞就要搞世界一流的!”他坚持提出。

 

李俊贤院士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为青年科研人员指导技术难题.jpg

李俊贤院士在黎明化工研究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实验室为青年科研人员指导技术难题

 

    随后,李俊贤带领团队成功研制“796燃料”。相比硝酸异丙酯,“796燃料”可以使鱼雷的航程、航速提升一倍以上。此后,他与同事又先后研制了用于卫星和飞船增速入轨的高性能燃料,用于神舟系列飞船升空使用的固体氧化剂等高性能燃料。

 

    在同事们的眼里,李俊贤是一个“格局非常大”的人。“他给你讲问题的时候,都是讲我们要解决国家层面的问题,不能受制于人。他的研发项目常锁定在国家急需的、不能被别人制约的领域。”有同事如此评价李俊贤。

 

    20世纪80年代,“万能塑料”聚氨酯在国外已经广泛用于汽车、建筑、家电、家具等行业,但国内由于技术所限,只能依靠进口。聚氨酯关系国计民生,绝不能受制于人。李俊贤组织开展科研攻关,带领团队从原材料、助剂到制品、生产工艺等方面开发出几十种技术,为我国聚氨酯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打破了对国外的依赖。

 

    “如果国家需要,我们就做”,“不管做什么事都要从国家需求出发,这是第一位的”,这是李俊贤70多年科研生涯里一以贯之的坚持。

 

    因为这种坚持,李俊贤年过九旬后依然关注最新科研动态,关心青年科技工作者的成长。他认为,现在的科研任务“比从前更难”,希望能培养更多青年人才,“把我们的整个事业往前拉一步”。这也正是他捐资设立创新基金的初衷。

 

    “作为科技工作者,一定要理解自己肩上沉重的担子,努力工作,创新不止,造福国家。”这是李俊贤的自勉,也是他的希冀。

 

    院士小传:

 

    李俊贤(1928— ),化工合成专家。1995 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黎明化工研究院总工程师、院长。长期从事高性能燃料及聚氨酯研究,是我国火箭高性能燃料领域的开拓者之一、聚氨酯工业的奠基者之一。先后主持参与了60余种固体、液体高性能燃料的研制,并成功用于50余项武器型号和国家重点工程。获全国科学大会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国家发明奖1项;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原文:https://share.gmw.cn/kepu/2022-05/29/content_35772761.htm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