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两院院士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工程院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咨询 > 研究动态
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模式研究”预结题评审会议在京召开
来源:三局工程管理学部办公室   发表时间:2025-09-24
【 字号   】

    2025年8月27日,由孙丽丽院士牵头负责的中国工程院重点项目“人工智能赋能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模式研究”预结题评审会在中国工程院召开。评审会议由邵安林院士主持,殷瑞钰、傅志寰、孙永福、王基铭、曹湘洪、袁晴棠、屠海令、杨善林、黄维和、金智新、黄殿中、杨长风、张来斌、杨为民、高雄厚等院士及20余位专家和中国工程院机关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项目组做了整体研究情况汇报,项目研究梳理了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模式的演变过程,系统分析了现阶段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体系的现状和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当前,我国化工园区建设正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升级,但配套治理体系滞后于智能设施运行要求,导致其效能无法充分发挥。项目研究提出健全化工园区安全生产智能化治理体系,构建人工智能全面赋能的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模式,为加快提升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水平提供借鉴。

    与会院士专家建议,项目研究要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总结,着力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落地。针对不同类型化工园区的具体特征,处理好通用人工智能模型和专业化人工智能模型的关系。从完善治理体系的角度,总结实践经验,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标准体系,为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工作提供指导方案。中国工程院三局副局长唐海英建议,项目在后续深化研究中,要密切结合国务院新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提出更多可落地操作的对策建议。

    项目负责人孙丽丽院士表示,项目研究团队将聚焦化工园区重大风险智能感知预警关键技术,持续深化开展研究工作,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努力推进我国人工智能与安全生产深度融合,促进化工园区生产安全治理水平的提升。

    

    (聂淑琴、宋玮玮)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