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下乘凉梦 一梦逐一生——怀念袁隆平

来源:办公厅宣传与政策研究处   发表时间:2021-05-24

[ 字号  ]

来源:新华社    日期:2021-05-23

 

    5月22日,一位91岁的老人走了。

 

    湖南长沙,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门诊楼前,三捧青翠的稻束静静矗立。不知是谁,采下老人毕生为之奋斗的梦,向他祭献。

 

    灵车过处,人们夹道相送;

 

    汽笛声声,祝他一路走好。

 

    一颗稻种,填得满天下粮仓。

 

    千言万语,道不尽一生故事。

 

    他以祖国和人民需要为己任,以奉献祖国和人民为目标,一辈子躬耕田野,脚踏实地把科技论文写在祖国大地。

 

    老百姓把袁隆平刻进自己心里。

 

    (一)君似雁随阳,为民谋稻粱

 

    袁隆平逝世后,人们悼念的文辞中有这样一个热词——国士。何为国士?谓其“才德盖一国”,抑或“一国勇力之士”?用在袁老身上恐怕都不能概其全貌。因为还有对人民、家国、民族的责任和爱。

 

    2019年9月17日,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当天,他还在试验田里查看杂交水稻生长情况。行动不便后,湖南省农科院在他的住宅旁辟出一块试验田,他在家里就能看见水稻。

 

    当双脚无法再踏入稻田中,他的心,仍时刻扎在广袤田野里。

 

    是什么让他对稻田如此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1956年上映的电影《上甘岭》中,年轻的志愿军战士在异国他乡的坑道里,唱起《我的祖国》。

 

    稻浪飘香,承载着人们对家乡的思恋,对温暖的念想,对和平的向往。

 

    那一年,26岁的袁隆平开始了农学试验。不久后,他的研究从红薯育种转向水稻育种。这一转身,改变了他的一生,也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的生存境遇。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同饥饿斗争的历史。挨饿,曾是最深最痛的民族记忆。新中国成立前,少年袁隆平,因路遇饿殍,而立志学农。

 

    “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一个当时看来遥不可及的梦,让袁隆平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追逐。

 

    “作为新中国培育出来的第一代学农大学生,我下定决心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1953年,从西南农学院遗传育种专业毕业后,袁隆平立下誓言。蓬勃向上的新中国给袁隆平提供了践行农业报国誓言的广阔舞台。日益强盛的祖国就是他躬耕科研的沃土。1984年,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成立,“国家下拨的第一笔经费就高达500万元。”袁隆平回忆,中心因此迅速建起了温室和气候室,配置了200多台仪器。

 

    回望袁老一生,宏愿并非一时头脑发热,而是一代中国知识分子对家国命运的情怀和担当。

 

    这是一条艰辛求索的路。质疑、失败、挫折,如家常便饭;误解、反对、诋毁,曾如影随形。

 

    他默不作声,背上腊肉,转乘几日火车,去云南、海南、广东,重复一场又一场试验。

 

    为稻种追寻温度与阳光,就像候鸟追着太阳!

 

    粮稳,则天下安。水稻种植是应用科学。对科学家袁隆平而言,国家和人民的需求至高无上——技术手段不断更迭,但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始终是丰收。

 

    近年,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超过2.4亿亩,年增产水稻约250万吨。中国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界证明,我们完全可以靠自己养活14亿人民。

 

    “国士在,且厚,不可当也。”

 

    (二)“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5月22日下午,灵车缓缓驶出医院。长沙宽阔的主干道上,许多车停下来鸣笛致意,人们涌上街头,齐声呼喊:“袁老,一路走好!”

 

    此时此刻,联合国粮农组织总干事屈冬玉在网络上写下:“一生修道杂交稻,万家食粮中国粮。我敬爱的大师千古!”

 

    反饥饿,不仅是中国人的斗争,也是全世界人民的斗争。世界粮食计划署最新发布的《2021年全球粮食危机报告》显示,2020年在55个国家/地区内至少有1.55亿人陷入“危机”级别或更为严重的突发粮食不安全状况。

 

    面对全球粮食危机,我们无法置身事外,不能无动于衷。

 

    海外人士说,这位老人研究的,是根除饥饿的“东方魔稻”。

 

    如今,“东方魔稻”,在全球40余个国家种植超过800万公顷。

 

    2010年,时任世界粮食计划署执行总干事乔塞特·希兰写道:人们问我为什么如此有信心可以在我们这一代消除饥饿,中国就是我的回答。

 

    2017年2月,《自然·植物》杂志发文认为,中国的水稻生物学、遗传学和群体基因组学研究引领世界水稻乃至作物科学研究。

 

    一位科研工作者,为何有超越国界的魅力、领先世界的技艺?

 

    当你看见非洲岛国马达加斯加的新版货币,你会更加理解——货币图案是杂交水稻,它让这个曾有200万人面临饥荒的国家,结束了进口大米的历史。

 

    杂交水稻,成为解决全球粮食短缺问题的“中国方案”。让全世界吃饱饭,是中国农业科学家科学精神的诠释,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注解。

 

    发展杂交水稻,造福世界人民——这是袁隆平毕生的夙愿。

 

    他说:“我是洞庭湖的麻雀,更要做太平洋的海鸥。”

 

    他,做到了!

 

    (三)真如少年

 

    5月23日上午,长沙明阳山殡仪馆。细雨霏霏,祭奠者排起长队。

 

    人潮中,有许多手持鲜花、从四面八方赶来的莘莘学子。他们面庞青涩,神情肃穆,安静有序地跟着队伍一步步前移,然后,深深鞠躬。

 

    一天前,当灵车驶过长沙街头,许多青年齐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一路走好!”

 

    同一时间,无数人在网络上默契地传递同一句话,“袁爷爷,我一定好好吃饭。”

 

    一群年轻人,以纯真的承诺,告慰一位老人至诚的梦想。

 

    袁隆平生前,每一次在青年人中公开亮相,都堪比“大型追星现场”。尖叫、鲜花、掌声……在“95后”“00后”眼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国民偶像、顶流明星。

 

    “我与他好像有过一面之缘,在饭桌上,在课本里。”“明明素未谋面,我却泪流满面,像失去了爷爷一样”……一位91岁的老人,为何成为中国青年热爱如斯的“网红”?

 

    没有比“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更踏实的安全感,这是最简单的道理,最直白的表达。

 

    没有比“喜看稻菽千重浪”更持久的喜悦感,这是最生机勃勃的画面,最扣人心弦的憧憬。

 

    那些身处大千世界、见识五彩斑斓的年轻人,总是被袁隆平人格中最朴素的力量击中——那就是“真”,真如少年。

 

    他倔强,在千百次的失败中依然坚信,世界上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战胜饥饿;

 

    他坦诚,功成名就后,面对测产失败全无包袱,“跌跤就跌跤,再爬起来就是了”;

 

    他幽默,步入鲐背之年,总是自称“90后”,笑言要和青年研究者比比脑瓜子;

 

    他活跃,过了80岁,还能在气排球比赛中打满全场,而且担任主攻手;

 

    他浪漫,工作至深夜,会心血来潮拉着夫人的手奔到河边,跃入水里畅游;

 

    ……

 

    “你们正值如花的年龄,也正是充满梦想的时候。但是,仅仅停留于做梦是不够的,我希望你们要树立理想,并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这句对大学新生的寄语,敲响了无数中国青年的心房。

 

    (四)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

 

    时针拨回5月22日上午,弥留之际,亲友围在袁隆平床边,唱起他最喜欢的歌。

 

    他走得安详,嘴角带着笑。有人说,袁老那么思念母亲,终于回到了母亲的怀抱。

 

    还有人说,他一定是进入了梦乡。梦里的稻穗比高粱还高,穗粒比花生还大,风轻轻吹过,袁老戴着草帽,就坐在稻穗下乘凉。

 

    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这是袁隆平的梦,也是后来者的梦。

 

    他没有留下最后的话语。可他想说的,人们却能看见——

 

    从云贵高原到华北平原,从洞庭湖区到江南水乡,无数农民还在等待第三代杂交水稻从试验田走向生产田;在新疆、山东、黑龙江等地,已有超过10万亩海水稻试验田丰产,许多角落还在等待“再造亿亩良田”的理想步步实现……

 

    未竟的事业,科学的价值,正待我们去坚守,拼搏,开掘。

 

    “书本里长不出水稻,只有田里才长得出水稻。”这是袁隆平送给年轻科研工作者的成长秘诀——唯有实践,方不辜负真理。

 

    即使身处重病之中,袁隆平最牵挂的还是科研。

 

    入院之初,他每天都问医务人员:“天晴还是下雨?”“今天多少度?”有一次,护士回答28℃。袁隆平急了:“这对第三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他病重时念念不忘的,是叮嘱学生们要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这是一位科学家的本色——爱国为民、刻苦钻研、全心奉献。直到生命最后一刻,袁隆平仍在奋力燃烧自己,烛照后学。

 

    生命有尽头,科学无止境。

 

    一代科学巨擘陨落,留下丰富的精神遗产,激励一代代科研工作者以梦为马,不负韶华!

 

    你听!

 

    传承的决心,如稻穗饱满——

 

    “我追的星陨落了,会有更多的星亮起……”

 

    青春的誓言,如稻苗蓬勃——

 

    “请放心,您这位‘90后’没有完成的,还有其他‘90后’顶上!”

 

    袁隆平走了,袁隆平星依然闪耀……(记者袁汝婷、刘良恒、周勉)

 

    原文:https://xhpfmapi.zhongguowangshi.com/vh512/share/10003892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