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战略咨询 > 研究动态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在京召开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09-07-22

[ 字号  ]

日期:2009-07-22  作者:刘晓星 周文颖  来源:中国环境报第1版

  中国环境报记者 刘晓星 周文颖 7月21日北京报道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座谈会今日在京召开。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领导小组组长、中国工程院党组书记、院长徐匡迪,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副组长、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出席座谈会,向出席会议的国务院领导和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全面介绍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取得的成果。
  徐匡迪着重从环境形势评价、环境问题成因和若干认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主要成果等方面作了汇报。他说,环境宏观战略研究从2007年5月正式启动以来,在中央领导的直接关怀和中国环境宏观战略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下,经过有关专家和课题研究人员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29个专题报告、4个课题的综述报告、研究项目的综合报告,涉及环境保护的方方面面。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推进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出发,按照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总体要求,提出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思想、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为中央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报告在对我国环境形势做出评价时指出,当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压力过大,环境资源问题突出,解决起来十分困难。我国的环境形势可概括为:局部地区和行业的部分环境指标有所改善,环境恶化状况未得到根本遏制,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未来的环境压力将继续加大。报告认为,造成我国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粗放式的发展方式、人口总量大且环境意识不强、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对外贸易中粗放型增长方式、科技支撑能力不足、体制和制度安排不完善及环境保护水平长期滞后等。按照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的总体要求,报告提出了“以人为本、优化发展、环境安全、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提出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系统管理、综合整治;民生为本、分级负责;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的战略方针;提出了3个阶段的目标:到202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环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到203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全面控制,环境质量全面改善;到2050年,环境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物质生活水平相适应,与现代化社会主义强国相适应;提出了水环境安全、能源与大气环境、控制固体废物污染、工业污染防治、城市环境保护、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12项战略任务;提出了环境法治、环境经济政策、综合协调管理体制机制、区划和规划、环境科技、公众参与等7个方面的保障措施。
  周生贤重点汇报了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的基本情况和一些重大环境战略问题的研究成果。主要有:一是提出了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报告对探索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从指导思想、道路的内涵、需要处理的6个关系和建立健全的四大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充分论证,认为要从再生产全过程防范环境问题的产生,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立足于国情和发展阶段,依靠高效实用、丰富多样的技术,发展环保产业,形成较为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要坚持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适时调整环境政策法规标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完善环境管理体系,进一步理顺环境管理体制,推进管理机构向基层延伸,提高管理效力;要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畅通公众参与渠道,调动全社会的力量保护环境。二是进一步深化了对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的认识,提出了具体措施。课题组认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充分体现了给予江河湖泊以人文关怀的思想,是我国历史上安邦兴国成功经验的理性升华,是生态文明理念在水环境整治中的必然体现,是国内外水环境治理经验教训的有益借鉴,是我国治水治污新道路的精髓。报告提出,让江河湖泊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应该实行最为严格的环保措施,以环境容量和生态承载力确定发展方式和发展规模;尊重自然规律,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生态建设,逐步改变环境退化状况;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态的方法,加大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充分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解决长期积累的环境问题。通过休养生息,对长期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形成强大压力,引导人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从根本上缓解环境压力,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通过休养生息,善待自然,善待环境,既要“扬汤止沸”,又要“釜底抽薪”,集中力量解决危害群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环境问题,坚持不懈地把加重流域环境压力的负荷降下来,努力恢复江河湖泊的生命活力,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治水治污新道路。
  周生贤表示,这次会议后,全国环保系统和战略研究课题组要认真学习李克强副总理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完善战略报告,提升报告质量,做好战略报告成果转化工作,全面提升环境保护的工作水平,努力完成各项环保任务。
  中国环境宏观战略研究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的负责同志和有关专家学者参加了座谈会,并就有关问题作了发言。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