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不端将每年通报:或7年不得申国家基金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5-05-25

[ 字号  ]

来源:《南方日报》 日期:2015-05-23

 

    博士生发表论文

 

    利大弊大各方意见纷纭

 

    中国科协副主席张勤在会上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现在,大学要求博士生在论文答辩前要发表多少篇SCI高水平论文。他指出,要求博士生发表高质量的SCI论文不切实际。美国就没有这个要求。学生只有三四年学习时间,而向高水平论文投稿的审核时间就差不多要一年多。因此,不少博士生刚一考上,就开始准备论文,实验和研究不够就造假。

 

    这一问题马上引起中外学者的热烈反响。从事科学诚信研究的美国教授石理查说,论文反映的往往是成功的科研成果,而科研失败的经历对研究者何尝不是重要的。这是在论文方面表现不了的。

 

    南开大学校长龚克认为,规定博士生的论文发表要求是有一定道理的。他说:“因为高水平刊物的审核十分严格。要求学生有论文发表,是要把他们的创新点引到国际同行平台上进行评价。这是积极的一面。但同时,有学校把这看成了单位的业绩,过度强调论文数量,这就超出了学生研究水平。南开大学虽然仍要求研究生公开发表论文,但逐步淡化对研究生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他也提到,不仅是学生评价体系,教师也是如此。该校曾想改革教师职称评审制度,比如不要求体育教师发表论文。但篮球专业的与羽毛球专业的成果难以比较,结果大家还是愿意以论文来作为评价手段。

 

    处理学术纷争

 

    不应由学校行政部门主导

 

    不久前,英国某著名学术刊物公布43篇论文造假,其中41篇的作者是中国学者。这在中国及全球引起众多非议。来自医学界的王红阳院士说:“近年来,中国医学界的学术论文被科技杂志撤稿的事情时有发生,特别是临床医生的,这一方面是其对于学术道德要求不高导致的学术不端行为;另一方面也是不正确的学术导向所致。既是医生又是医学科学家的全面型人才不多,而且临床医生也没有多少精力和时间来做研究。他们要申报或者保住资格职称,就急于在学生论文上署名,却没有尽论文署名导师的责任。因此,要根治这种情况,就要综合治理,首先从改变不切实际的评价体系入手。”

 

    同时,如何调查和处理学术不端问题,还存在一些机制上的问题。吴常信院士指出,目前学术不端行为既有社会和环境的原因,也有个人的原因。但我国对于这类问题如何处理的法规不清,许多人就有侥幸心理。比如,这次41篇造假论文的作者单位,只有同济大学医学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处理较严。

 

    广东省教育厅干部赵康提出,出现学术问题时,有的高校坚决查处,有的却大事化小或化无。调查工作,不应该由学校行政部门来进行,而由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等成立机构,或者由高校成立学术审查联盟,把调查结果先搞清楚。

 

    王乃彦院士也赞成这一建议。他举例说,美国曾经在处理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造假事件时,学校处理不下去。最后由美国国会介入才得到处理。

 

    科研不端行为

 

    典型案例每年公开通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杨卫院士作专题报告《重塑评价体系 加强研究诚信》时说,基金委将每年通报学术不端案例。他透露,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接到超过16万份申请。“我们会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相似度检查系统进行比对,若相似率超过30%,会作特殊标注提醒评委;若超过50%,这一申请项目就进入了我们的调查范围。”杨卫透露,每年有数百个项目相似度超过50%。

 

    在去年12月30日召开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通报会上,学术不端的典型案例也被公开通报。“过去,学术不端行为大多内部处理,如今每年我们都会召开通报会,公布6—10个典型案例。”

 

    笔者了解到,最新的通报会上公布的典型案例中有4起涉及剽窃他人申请书,或购买申请书并造假。杨卫还强调:“科研诚信这条红线任何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不能触碰,谁碰了这条红线,最终结果只能是出局。”因此,对这些科研不端行为,基金委按严重程度分别作出处理,最严重的是取消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资格。

 

    项目和职称评审会前,专家的名单不能公布;对论文造假的调查,不应由行政部门进行……22日,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的第一场大型论坛——科学道德建设论坛上,一个个热点话题掀起热烈讨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表示,科学道德建设事关科技事业的发展,事关创新人才培养的成败。我国正不断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完善科研诚信法律法规和制度体系。他指出,“打击学术不端首先要让他不敢,然后是不能,最高境界是不想。”

 

    与会中外学者呼吁改革我国评审制度,严肃查处学术不端行为,净化科技创新的大环境。

 

    ●南方日报记者 林亚茗 曹斯 徐林 通讯员 刘泽周

 

    ■解码评审

 

    “谁审了谁 是核心机密”

 

    如何让评审环节做到真正的公平、公正、公开,杜绝打招呼?

 

    “谁审了谁是核心机密。谁泄露是要被处分的。几年前我们还因为这样开除了人。”杨卫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信息管控严格,“信息系统都有痕迹标注,谁看了哪些内容是有记录的”。

 

    不仅如此,对哪些内容可看、可写,基金委的每个人均需要得到授权。“我作为主任可看宏观的内容,不能看微观内容,比如‘谁审谁’,而学部的可看学部的情况,从而进行层状分权。”

 

    至于备受关注的信息公开问题,杨卫表示,会议评审专家名单的公开时机很有讲究。“此前,我们在会前公开名单,没想到列有专家名单的网页几天的访问量超过了基金委半年的访问量,很多专家的邮箱被挤满了邮件,尤其是医学部。因此,今年评审专家名单将考虑在会中、会后公布,避免做工作,打招呼。”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