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京召开

来源:二局科学道德办公室   发表时间:2013-09-27

[ 字号  ]

    9月24日,2013年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报告会由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郑哲敏院士、张海鹏研究员、杜祥琬院士作宣讲报告。来自各主办单位的负责同志,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科技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国资委、自然科学基金委等有关方面代表及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专家代表等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教育部部长助理林蕙青主持。

 

    报告会会场

 

    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院士在致辞中指出,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既是对科技工作者的基本要求,更是科技助力实现“中国梦”的崇高追求。理想信念是人生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既决定着个人成长的方向,更关系着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发展。他强调,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科学文化。科学道德不仅是科学规范的问题,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求真之心重一分,则名利之心轻一分!只有秉承科学精神,才能真正尊重事实、崇尚理性、追求创新,才能逐渐形成高尚的情操、坚强的意志、非凡的品格,理性地面对未知、思考人生和社会。在我国,弘扬科学精神和培育科学文化的任务长期而艰巨,但只要恪守治学之责、为学之道,一点一滴,坚持做下来,科学道德和学风就能得到切实改善,中国的科技事业就一定能够走得远。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科技工作者的道德自律、从迈向学术生涯的第一步抓起。在树立科学道德的过程中,自律的作用比他律更重要、更有效、更持久,这对于刚刚进入科学研究领域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尤为重要。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在学术生涯的起步阶段,更要特别注重培养内在的道德需要,养成自强不息的精神,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努力从道德自律走向道德自觉,把献身科学,追求真理,作为自己的良心、义务、荣誉、节操和幸福所在,内化为创新求索的力量源泉。

 

    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致辞

 

    韩启德对同学们提出了三点希望:一是要多一些追求。在科研活动中,从始至终执着坚持对真理的信仰,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不为艰难险阻所惧,执着探索、勇攀高峰;不为个人得失所困,团结协作、淡泊名利;不为自利享乐所惑,服务社会、忘我献身,以我松柏性、求得雪中青!二是要多一点思考。要真正开启“求智”之门,养成独立看问题、想办法的习惯,学会深入调查研究,具备“去伪存真”的能力,“慎思明辨敏于行”;要在掌握他人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以质疑和批评的眼光,深刻分析、深入思考,从科学发展规律和自身实际中找出方向,形成自己的判断和思想。三是要多一分坚守。选择人类最崇高的事业作为终身职业,就一定要有一份担当。科学研究是阳光下最纯净的事业,有其特殊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更有其特殊的精神气质,心里必须要有一份坚守。大家一心投身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把中国梦作为人生目标的“靶心”,围绕这个目标而努力奋斗,一定能形成“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郑哲敏院士作报告

 

    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哲敏先生作了《学知识、练本领、做诚实人》的报告。郑先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责任与担当、克难以进步、科研创新、诚实做人”等方面的体会,并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努力学知识,学本领,学做人;二是要努力发现和培养自己的兴趣;三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像保护命根子那样去保证诚实;四是要重视面对面的交流,这是其他交流方式所不能替代的,也往往是获得最新进展的最便捷途径。

 

    张海鹏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生作了《学习老一辈学者在治学与学风上的优秀品格》的报告。他通过介绍前辈学者范文澜先生和罗尔纲先生的治学事例,阐明做学问的原则:一要脚踏实地,不务虚名,不慕官位;二要“大处着眼,小处下手”,必须从打基础下功夫,由博入专,不可急功近效;三要在百家争鸣中提倡互相切磋、承认错误的好风气。他强调,科学研究是创造性的劳动,科学家必须是最诚实的人,容不得半点造假的行为。在学术殿堂上,要有坐冷板凳的精神,才能摘取学术研究的桂冠。

 

    杜祥琬院士作报告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先生作了《恪守底线 追求卓越——与青年朋友谈心》的报告。杜院士以谈心的方式向同学们阐述了科学精神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造福人类。科学的理性精神,要求以有利社会为原则约束自己的行为;科学的实证精神,要求科学研究必须以唯真求实为原则,经得起实践检验。他通过讲述前辈大师的感人故事,激励同学们恪守底线、追求卓越,并向同学们道出自己的心声,“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各国公民素质的竞争,首先是青年一代科技工作者素质的竞争,希望同学们保持‘宁静的心态,坚实的脚步’,努力在这个竞争中胜出”。

 

    几位科学家的报告语重心长,发人深省,受到了在座师生的热烈欢迎。

 

    此次报告会是继2011年10月之后,第三次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首都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报告会的影响更广泛,内涵更丰富。

 

    参加本次报告会的近6000名研究生来自首都高校、科研院所以及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国家行政学院研究生院、部队高校等40余家培养单位,涵盖了理、工、农、医以及人文社会科学、艺术、体育等各学科。

 

    (科学道德办公室 吴晓东 供稿 图片采自中国科协网)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