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走近院士 > 院士风采
向英雄院士致敬——网友盛赞空军航空医学专家俞梦孙不畏艰险兴国强军精神

来源:新华网   发表时间:2012-07-26

[ 字号  ]

    新华网北京7月19日电 “我们的军队只有在平时攻坚克难,到了战时国家才能少担风险!”连日来,网友对空军航空医学专家俞梦孙院士年近八旬八上青藏高原破解多项高原航卫保障世界难题的感人事迹给予高度赞扬。

    “老院士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令人敬佩!”

    新华网一位网友说,不畏艰险的精神是要通过实践来体现的,这对我们“80后”“90后”来说也不容易做到,何况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而俞梦孙35岁时不惜亲身进行火箭弹射试验,年过古稀又八上青藏高原破解高原航卫保障世界难题。老院士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精神令人敬佩!

    “空防安全,重于泰山!”人民网网友“铁血军团”说,“空军老院士”的事迹令人感动。每一名共和国军人都要向“空军老院士”学习,不懈怠时代挑战、不回避现实矛盾、不降低训练标准、不计较个人得失。

    光明网网友“向右看齐”表示,天高路远、环境恶劣,挡不住俞梦孙院士履职尽责勇往直前的坚定步伐,撼不动俞梦孙院士追求事业献身科研的理想信念,难不倒俞梦孙院士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坚强意志。俞梦孙院士无愧于人们眼中最神圣的光环——“英雄”。向英雄院士致敬!向英雄科学家看齐!

    “让守卫空防安全的人更平安!”身为“山航空姐”的一位新浪网网友说,飞行员守卫祖国的蓝天,面临生死考验,没想到守卫飞行员的健康和安全,也需要面临生命危险。俞梦孙院士正是基于对国家、对军队、对事业的炽热情怀,才会时刻保持冲锋姿势、无所畏惧。

    “将士受命之日忘其家,临阵之时忘其亲,击鼓之时忘其身。”网友“古今若梦舞烽烟”特作诗一首向俞梦孙院士表达敬意:自古军旅多艰险,从来为武少安闲。弹射试验亲上阵,古稀之年上高原。廉颇老矣尚能饭,汉升扬威定军山。细数汗青众老将,不及俞老智勇全。

    “兴国强军的责任感一刻也不懈怠”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人民网网友“夕阳未了情”说,在常人眼里,年近八旬的老人,本该在家颐养天年,浇花种草、写字养鸟。然而俞梦孙院士为了飞行员生命健康,老骥伏枥,壮心不已,年近八旬仍坚持奋战在航空医学研究一线,践行着“只要生命不息,就会战斗不止”的承诺。老院士的一颗赤子之心、一腔报国强军情让人肃然起敬。

    网友“迷你小榴弹”说,提高战斗力不是一个口号,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诸如飞行员睡眠质量评估这样细小而具体的问题。正是有无数像俞梦孙院士一样的军人,通过平时的千锤百炼,才让战时的青锋无敌言之有物。

    “勇于担当、勇攀高峰!”新华网一位网友说,俞梦孙院士在世界上首次构建了入高原初期人体适应低氧环境动力学模型,并首次提出“人体自组织系统环境适应理论”;将我国第一台航空生理遥测装置送上蓝天,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航空医学遥测技术的国家。靠什么?靠的是一位老科学家的责任、使命和担当,靠的是一种兴国强军责任感!

    “他兴国强军的责任感一刻也不懈怠!”新浪网网友“虎贲将士”说,有人形容“知识和勇敢是战斗力的两个翅膀”,俞梦孙院士再一次证明,现代中国军人已不是只懂得拼命和厮杀的赳赳武夫,而是能文能武、智勇双全的高素质人才。新时期的军人必须锤炼一对战斗的翅膀,才能不辱神圣使命。

    “科研人员要走出‘科技大厦’多接地气”

    “攀登科研高峰不看学历高低!”网友“星影”说,俞梦孙院士从一名专科生成长为一名院士的经历说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往往不取决于学历高低,而取决于进取精神。只要我们像俞梦孙院士一样,不轻言放弃,朝着一个目标坚定不移走下去,总会抵达成功的彼岸。

    搜狐网网友“蓝刺007”说,俞梦孙院士的心里始终装着科研难题,即使在生病住院期间,满脑子还想着自然睡眠检测技术,正是这种专注的状态和钻研的劲头,让他在科研中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

    人民网网友“红色战将”表示,一次意外停电,在俞梦孙院士眼里却成了“主动快速适应”训练模式的一次成功检验。这不是停电的功劳,也并非上天的眷顾,而是俞院士不断思索和实验之后的必然结果。这就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一样,不能感谢一个掉下的苹果,而应归功于善于思考的牛顿,志坚者智亦达。

    对一些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滋生的“浮躁现象”颇有微词的一位网友说,已经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奖等很多大奖的“空军老院士”,为啥还去“不畏艰险、躬身实践”?科研价值观使然!盼望我们的“科技英才”把“空军老院士”当成一面镜子,走出“科技大厦”深入一线、多接地气,让科技成果少一些“泡沫”、多一些“实果”,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多作贡献。

版权所有:中国工程院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备案号:京ICP备14021735号-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8133号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冰窖口胡同2号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工程院位置图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